代理人模式如同字面上的意思,就是做事情時(如取得某些資料),是透過代理人,而不是直接跟提供資料的物件構通。先來看看此模式的正式定義及類別圖: 代理人模式讓某個物件具有一個替身,藉以控制外界對此物件的影響。 Provide a surrogate or placeholder for another object to control access to it. 從類別圖可以看到, Subject 是共用的介面,可以讓客戶 將 Proxy 物件視為 RealSubject 物件 來處理。RealSubject 是真正做事的物件,被 Proxy 代理, Proxy 可以控制 RealSubject 的存取 。Proxy 持有 RealSubject 的參考,客戶和 RealSubject 的互動都要透過 Proxy,在某些情形下這樣的限制是必要的,如 RealSubject 是遠端物件, RealSubject 建立成本高等等。 此模式有許多種變形,都是依據上面的原則而發展出來的。以下介紹 深入淺出設計模式(Head First Design Patterns) 裡面提到的一些應用方式: 1. 遠端代理人(Remote) :算是最常使用到的應用方式。在網路中或是跨 Process 的各種程式,不可能直接存取(assess) 不同程式間的物件,因此就需要遠端代理人。 Java RMI 和 Android AIDL 都算是遠端代理人的實踐。 2. 虛擬代理人(Virtual) :代理的對象是建立很花費資源的物件。當物件建立前和建立中,由虛擬代理人扮演代理的角色。物件建立完成後,代理人就會將讓求直接轉給物件。以下為簡單範例程式: // Proxy 實作跟 RealSubject 共同的介面 Icon public class ImageProxy implements Icon { // 這是我們的 RealSubje...
深入淺出設計模式 (Head First Design Patterns) 的筆記