解譯器模式簡單來說就是把一句有特殊規則的語句,透過解釋器將它真正的意思表現出來。相信有學過 Context-free grammar (CFG),Backus–Naur form (BNF),或是 Compiler 相關程的人會比較了解這個模式 (不是我,我早就忘光了…)。不知道上面術語的人,還是可以透過接下來的介紹來稍微了解這個模式。先來看一下這個模式的正式定義及類別圖:
最後簡單說明一下這個模式的優缺點吧。解釋器模式的特性就是每個語法規則都設計相對應的類別,除了方便實踐語法外,也容易改變或擴充語法,因此當你需要實踐一個簡單語言時,而且簡單比效率重要時,就適合使用這個模式。不過缺點就是語法規則多,語法變得複雜時,類別也相對的會變多,這時候使用剖析器 / 編譯器的產生器會比較適合。
參考資料
深入淺出設計模式(Head First Design Patterns)
解譯器模式 Interpreter Pattern
定義一個語言與其文法,使用一個解譯器來表示這個語言的敘述
Given a language, define a representation for its grammar along with an interpreter that uses the representation to interpret sentences in the language
- Context 通常是指待解譯的語句
- AbstractExpression 是所有規則都要實作的介面
- TerminalExpression 是指無法再展開的規則,算是最小單位的規則
- NonterminalExpression 是指可以再展開的規則,可以展開成 NonterninalExpression 和 TerminalExpression 的組合
expression ::= plus | minus | variable | number
plus ::= expression expression '+'
minus ::= expression expression '-'
variable ::= 'a' | 'b' | 'c' | ... | 'z'
digit = '0' | '1' | ... | '9'
number ::= digit | digit number
而每個語法都會定義一個類別,如 plus,minus,variable,number。但這篇文章主要是介紹解譯器模式,因此不會深入討論如何定義正式的語法。
接著來看個簡單的例子吧 (真的是很簡單…)。假設你有一個語句如 a123 或是 B456,你的解譯器當看到第一個字是字母且第一個字母是小寫時,要把句子後面的數字乘以 2。當第一個字是字母且第一個字母是大寫時,要把後面的數字除以 2,程式碼可以如以下表示:
而每個語法都會定義一個類別,如 plus,minus,variable,number。但這篇文章主要是介紹解譯器模式,因此不會深入討論如何定義正式的語法。
接著來看個簡單的例子吧 (真的是很簡單…)。假設你有一個語句如 a123 或是 B456,你的解譯器當看到第一個字是字母且第一個字母是小寫時,要把句子後面的數字乘以 2。當第一個字是字母且第一個字母是大寫時,要把後面的數字除以 2,程式碼可以如以下表示:
// 存放要解譯的語句 public class Context { private String mContext; public Context(String str) { mContext = str; } public String getContext() { return mContext } } // 解譯器要實作的介面 public interface Expression { public int interpret(String expression); } // 解譯第一個字母是小寫的語句的解譯器 public class ExpressionImplA implements Expression { @Override public int interpret(String expression) { String str = expression.substring(1, expression.length()) return Integer.valueOf(str) * 2; } } // 解譯第一個字母是大寫的語句的解譯器 public class ExpressionImplB implements Expression { @Override public int interpret(String expression) { String str = expression.substring(1, expression.length()) return Integer.valueOf(str) / 2; } } public class Main { public static void main(String[] args) { Context context = new Context("a123 B456"); Expression expression = null; for(String sentence : context.getContext().split(" ")) { String first = sentence.substring(0, 1); if(first.matches("[a-z]")) { expression = new ExpressionImplA(); } else { expression = new ExpressionImplB(); } /* * 會輸出: * 246 * 228 */ System.out.println(expression.interpret(sentence)); } } }
在實際應用上,Java 的 Pattern 跟 SimpleDateFormate 算是有用到這個模式,有興趣的以參考看看。
深入淺出設計模式(Head First Design Patterns)
解譯器模式 Interpreter Pattern
void -> int
回覆刪除b456 - > B456
結果才會是228
expresion -> expression
少一個s
感謝提醒,已修正!
刪除